1、投资偏差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己完工程计划投资
已完工程实际成本=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
已完工程计划成本=实际工程量×计划单价
上式中,结果为正表示投资增加,结果为负表示投资节约。
2、进度偏差
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己完工程计划投资
3、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是指投资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所得的差额。相对偏差是指投资偏差的相对数或比例数,通常是用绝对偏差与投资计划值的比值来表示。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的符号相同,正值表示投资超支,负值表示投资节约。
绝对偏差=投资实际值-投资计划值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投资计划值
4、局部偏差和累计偏差
局部偏差是指每一控制周期所发生的投资偏差。累计偏差是项目已实施的时间内累计发生的偏差,是一个动态概念。累计偏差分析以局部偏差分析为基础,需对局部偏差进行综合分析,对投资控制工作在较大范围内有指导作用。根据偏差程度的概念,可以引入投资局部偏差程度和投资累计偏差程度,其表达式分别为:
投资局部偏差程度=当期投资实际值/当期投资计划值 投资累计偏差程度=累计投资实际值/累计投资计划值
解说什么是分布式光伏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该类项目必须接入公共电网,与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
分布式基本原则:主要基于建筑物表面,就近解决用户的用电问题,通过并网实现供电差额的补偿与外送。
优点
1.光伏电源处于用户侧,发电供给当地负荷,视作负载,可以有效减少对电网供电的依赖,减少线路损耗。
2.充分利用建筑物表面,可以将光伏电池同时作为建筑材料,有效减少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
3.与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的有效接口,运行灵活,适当条件下可以脱稿电网独立运行。
缺点
1.配电网中的潮流方向会适时变化,逆潮流导致额外损耗,相关的保护都需要重新整定,变压器分接头需要不断变换,等问题。
2.电压和无功调节的困难,大容量光伏的接入后功率因数的控制存在技术型难题,短路电力也将增大。
3.需要在配电网级的能量管理系统,在大规模光伏接入的情况下进行负载的同一管理。对二次设备和通讯提供了新的要求,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集中式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就是国家利用荒漠,集中建议大型光伏电站,发电直接并入公共电网,接入高压输电系统供给远距离负荷。中式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一般是国家级电站主要特点是将所发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但这种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分布式小型并网光伏系统,就是各家各户利用屋顶进行光伏发电,供用户自己使用,多余的电量并入公共电网。
集中式基本原则:充分利用荒漠地区丰富和相对稳定的太阳能资源构建大型光伏电站,接入高压输电系统供给远距离负荷。
优点
1.由于选址更加灵活,光伏出力稳定性有所增加,并且充分利用太阳辐射与用电负荷的正调
2.运行方式较为灵活,相对于分布式光伏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无功和电压控制,参加电网频率调节也更容易实现。
3.建设周期短,环境适应能了强,不需要水源、燃煤运输等原料保障,运行成本低,便于集中管理,受到空间的限制小,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扩容。
缺点
1.需要依赖长距离输电线路送电入网,同时自身也是电网的一个较大的干扰源,输电线路的损耗、电压跌落、无功补偿等问题将会凸显。
2.大容量的光伏电站由多台变换装置组合实现,这些设备的协同工作需要进行同一管理,目前这方面技术尚不成熟。
3.为保证电网安全,大容量的集中式光伏接入需要有LVRT等新的功能,这一技术往往与孤岛存在冲突。阳光能源专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