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面积指的是规划用地红线框住的面积这些用地里面分为两种用地: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你这就是说规划面积100km2,其中建设用地35km2,非建设用地65km2。
建筑工程完工验收项目经理应向验收小组汇报什么
你可以写一个书面发言总结,内容不外乎以下:
一、工程名称,规模,数量(或建筑面积),结构形式(或工程特点),合同总价,开竣工时间等;
二、甲方单位、设计单位、地勘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
三、本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情况(多少个单位、子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数量);
四、简述一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情况,有无质量事故、质量问题等的处理;
五、总结本工程自评情况(各单位工程、子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等工程验评结果);
六、最后请验收小组核查相关资料,以及进行现场的实体验收。基本上也就以上内容。
项目成本控制的输出结果的几个部分是什么
1.成本估算(更新):
更新项目任务成本估算提供更客观,更合适的成本信息来管理项目,更新信息需要提供(汇报)给合适的项目风险共担人。成本估算的更新也需要同步更新项目管理计划中相关的内容,保持计划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成本基线(更新)
预算的更新是对审批的成本基线的变更。一般情况下这种变更对应于经过审批的项目范围变更,当然,也可能在如下情形更新:成本偏差已经比较严重,为了给绩效测量提供更现实的基线数据,需要对成本基线进行修订。
3.绩效测量
计算WBS组件(特别是工作包和成本控制点)的各种绩效数据:CV,SV,CPI,SPI等,文档化这些数据,并和相关的风险共担人及时准确的沟通(第10.3.3.1节)。
4.完成情形预测
无论是计算得来得EAC或者执行组织报告的EAC,都需要文档化并和相关风险公担人及时沟通(第10.3.3.1节);无论是计算得来得ETC或者执行组织报告的ETC,都需要文档化并和相关风险公担人及时沟通
5.变更请求
分析项目的绩效有可能会激发项目某些方面的变更请求,这些变更可能增加或者减少项目预算。变更请求(第4.4.3.2节)是协同在集成变更控制过程(第4.6节)中评审和执行的
6.提议的纠正措施
所谓纠正措施就是能让未来的项目绩效保持在项目管理计划期望的绩效水平。。。所进行的相关项目活动。在成本管理中的纠正措施会导致任务预算的调整,比如通过某个活动带来成本偏差的平衡。
7.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项目的经验教训信息通过文档化成为项目或者执行组织的历史数据库的一部分。在成本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信息包括:偏差根原因分析,选择纠正措施的根本原因信息,还有其它的,比如和成本,资源,资源产量管理相关的数据。
8.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任务,工作包,计划包的成本估算(第7章概述部分),和成本基线(第7.2.3.1节),成本管理计划,项目预算文档。。。都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所有经过审批的变更(第4.4.1.4节)所引起的影响都需要同步更新以上所述的各种文档,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