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能源网
手机端
首页 > 光伏人物>详情

以前老太阳能,都可以升级太空能,两机一体热水器,节能80%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12-08 06:25:43

太阳能热水器是单一的真空管吸收太阳热能达到加热储水箱内水的设备,太空能就是太阳能集热和空气能制热2合一设备,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不需要电能,目前属于性价比最高的设备,缺点是冬季及无太阳天气不能生产热水;太空能构造较复杂,需电能支持,生产成本较高,属于全天候生产型新型节能设备,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世界顶尖半导体专家?

王占国院士于1938年12月29日出生于中国河南省镇平县,是世界著名的半导体材料物理学家。

王院士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并于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至今。

王院士在半导体材料和材料物理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在早期职业生涯中,他致力于人造卫星用硅太阳能电池辐照效应以及和电子材料、器件和组件的静态、动态和核瞬态辐照效应研究,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贡献。

1980年至1983年,王院士赴瑞典隆德大学固体物理系,从事深能级物理和光谱物理研究。他和合作者一起提出了识别两个深能级共存系统两者是否是同一缺陷不同能态新方法,从而解决了长期处于争论中的硅中金受主及金施主能级以及砷化镓中A、B能级性质的问题。

王院士还建立了一种混晶半导体中深能级展宽和光谱谱线分裂的物理模型。

他协助林兰英院士首次在太空环境成功生长了砷化镓单晶,1993年提出了砷化镓电学补偿五能级模型和电学补偿新判据,不仅解释了砷化镓的电导率问题,而且为提高砷化镓晶体质量指出了方向。

从1993年开始,王院士及其团队致力于半导体低维结构的生长和量子器件制备,研制成功量子级联激光器、量子点激光器、量子点超辐射发光管等。

他后来提出的柔性衬底的概念为发展大晶格失配的异质外延指出了新的方向。

如何能让太阳能夜晚也发电?

太阳能发电一直没能大规模推广,除了成本和效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太阳能不稳定。那么,太阳能高塔电厂是怎样保障太阳能全天候稳定输出电能的?奥秘就在于蓄热罐。

蓄热罐中的储能物质是硝酸盐,主要是硝酸钾和硝酸钠。硝酸盐在白天受热熔化,吸收热量。夜晚温度降低时,这些硝酸盐则凝固,并释放大量热量到管道中,继续加热高塔水箱中的水,产生蒸汽继续发电。蓄热罐在夜晚释放的热能,足够让发电站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运行15小时。也就是说,白天晒9个小时太阳,全天24小时都可以发电。

其实,类似的创意就在我们身边。不少人家房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白天强烈的太阳能把水烧热,储存到晚上洗漱时使用。

除了西班牙,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人员也对太阳能集热发电展开了研究。澳大利亚一家名为“环境任务”的公司在新南威尔士州建造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太阳能高塔。这个发电站的塔高达1000米,底部的集热区直径达7000米,装机容量达到200兆瓦,足够20万户家庭使用,预计每年可以减少至少9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一些干旱荒漠地区曾被视为没有价值的贫瘠地区。太阳能专家表示,荒漠地区往往太阳能储量十分丰富,空中云汽量很少,晴天的比例很高,可以大力发展太阳能,尤其是太阳能高塔这样的全天候发电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大量减少化石能源带来的污染,还可以利用太阳能电力发展远程灌溉系统,实现局部戈壁和沙漠的绿洲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推荐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