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能源网
手机端
首页 > 光伏人物>详情

太空发电原理?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10-11 16:14:52

太空发电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太阳光直射到近地轨道的光伏板上,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微波信号把电能以直流电的方式传回地面,再有地面的变电站变成交流电供人们使用。根据专家的估算,这项技术完全落实后,发电量能够人类使用十万年,届时,污染较重的发电模式将会被舍弃。

答:太空发电基本原理就是将核反应堆装在卫星上,从而用它来提供重量轻、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而成本低廉的供电装置。

天文学专业人士解答下

支持1楼的第一个回答。


补充一下第2个回答,话说这个宇宙有各色各样的天体挡住太阳光,以至于太阳光连地球的每个角落都到达不了。就算没有天体阻挡太阳光,它也到达不了宇宙的每个角落。太阳光也是有量物质,在其传递过程中会有能量消耗,且宇宙不是真真的真空状态。


我们的太阳在放光的同时在不断消耗自身的能量,能量守恒定律你应该知道把,太阳在消耗能量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损失质量,在到达一定程度时,太阳引力会承受不了自身的物质之间固有的斥力而开始膨胀,形成红巨星最终走向爆,典时地球也将死亡。但这个太阳爆炸的同时其内部将有一部分又会迅速回收形成白矮星,并持续回收以至于原子坍塌形成中子星。


真的重申的是,一楼说的没错,我们所看到的太阳没有足够的质量坍塌成“黑洞”,要想坍塌成“黑洞”必须是我们太阳的3倍以上的质量才有可能。只是说有可能。因为也有可能最终变成中子星。


在我看来中子星才是天体的真正死亡状态。黑洞只是一个过度期。听说过宇宙大爆炸吧?黑洞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漩涡能量形式;二零点无限质量形式。两种形式都在不断向宇宙发送视线以消耗自身质量,消耗是有个度的,只是时间会很长。


这黑洞的放视体的速度可比光速快的多,它在黑洞里的速度可是超时空的直接到达黑洞界限边缘。


要说有没有宇宙文明超过光速,我还真就不知道。不过之前有报道说实验室光速运转器里做出了反物质。


也许真有超过光速的东西也说不定。通过计算,这个宇宙可是还有2/3质量科学家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把现在的所有天体物质:包括恒星、行星、可能存在的黑洞、宇宙尘埃、已经死亡的星体全部加起来,也就只是宇宙的1/3质量。


宇宙,还有很多需要人们去探索。


打字很累!!!

人类能成功移民到火星去吗>

《我的答案可能跟你的问题不相符合,但是你只需要把宇宙改成火星,你就会明白了,自然也就知道答案了》


宇宙深邃,太空飘渺,令人神往。古今中外,人世间多少神话故事、科学幻想,期望有一天人类能“上九天揽月”,移居到那美妙的“天上人间”。

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探测器,并顺利地登月。科学家们预计,人类移民太空已为期不远了。

太空港

21世纪初,人类将在近地轨道、围绕月球和火星轨道,以及在地月系统中的自由点上陆续建成空间港,作为空间客运的转运站。其间将有巡天飞船常年巡回飞行,又有转运飞船像驳船一样在空间港与巡天飞船之间接货物和人员。当近地空间港和火星空间港建成成后,便形成一个完整的航天运输网络。人类如要长期地居月球、火星和空间港上工作、生活、定居,必须不依赖于地球而开发完全能自给自足的生物圈,并建成立初期前哨站和基地,形成开发太阳系的完整系统。

太空桥

21世纪,人类将进一步发展空间技术,开辟通天路,架设星际桥,实现开拓天疆的伟大理想。通过降低将有效载荷运输到轨道上的费用,把载人和载货的任务分开。运货仍采用大型运载火箭;载人则采用有翼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使其全部能重复使用。其中,人们将要创造出具有多种优良性能如应急、机动性良好的空天飞机,可以水平起飞、水平降落。设计方案有X-30试验机(“东方快车”)、霍托尔、森格尔等。

太空发电厂

目前,一些国家正在酝酿一项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的计划枣建造太空发电厂。太空发电厂由两部分组成:太空部分太阳能发电卫星,地面部分——接收电站。用火箭将太阳能发电卫星发射到空间轨道上,发电卫星在太空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通过微波传送到地面接收电站,再向用户供电。

太阳是个巨大的能源库,太阳辐射发出巨大的能量。由于地球有层“厚厚的外衣”,射向地球的太阳能大部分都被吸收掉了。因此只有把发电卫星发射到空气稀薄的外层空间轨道上去,才能充分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992年,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制造了一颗小型太阳能发电卫星,其外形为三角柱形,设计输出功率为1万千瓦,卫星轨道高度为1000千米。发电卫星上安装有送电天线和由非晶硅组成的板状太阳能电池阵,每2小时绕地球一周。当卫星运行接近地面接收天线时,立即发射频率为2450兆赫的微波,并把微波集成一股射向地面接收天线。

据美国国防部防卫尖端技术研究计划局新近透露,美国打算在2000年前后向空间发射5~16座100千瓦级的小型核电站,并进一步研制供给宇宙基地能源的大型核电站。

太空加油站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核工程学专家预测,今后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将可以在月球和木星上的聚变燃料加油站灌满油箱。因为聚变能不仅作为太空飞行器的动力,而且也可作为轨道航天器站的动力。木星和月球上有大量可用于核聚变的元素,如氘和氦。月球上将建造第一个加油站,为航天器飞往火星途中“接力”。
太空工厂

人类在太空建造永久性建筑日益成为可能,太空工厂将列入第一批太空建筑。由于脱离了重力约束,在高度真空的特殊条件下,太空工厂将成为制造某些地球上不能制造的稀有产品的理想场所。由航天飞机把原料送往太空工厂,或者利用太阳系各行星中的资源,制造加工成所需的产品后再运回地球。因为太空不存在冷热对流、浓淡、沉淀等现象,所以太空工厂制造的药品比在地面上制造的纯度至少高5倍,制药的速度快400倍。

太空农场

美、日、欧在21世纪的太空计划中,将“植物在密封太空舱内进行长期实验”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并正在设计太空农场。科学家认为,太空农场可能建成球冠状,利用其外面可以转动的反射镜调节室内温度,从而使植物处于像地球上的生长环境一样。

科学家对从月球上取回的土壤进行了分析,认为只要略加改造即可用来作为太空农场种植庄稼的土壤。同时,还可用来提取氧气和合成水分,以供“太空人”生活之需。

太空农场种植庄稼,无需除草和喷洒农药,所以没有污染,生产出的蔬菜和水果非常洁净。另外,太空农场全部是自动化作业,只需在“控制室”操纵按钮,即可对作物进行全面管理。

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上有一个太空温室,面积约为900平方厘米,播种了数十粒不同品种小麦的“太空种子”。在太空失重条件下,播种的小麦可望在70~90天后成熟。在这个封闭的太空温室内,松土、浇灌等所有农活均是在宇航员控制下由机器人自动操作完成的。

太空宾馆

21世纪,太空将会成为人类的又一旅游胜地。日本清水公司与美国贝尔和特罗蒂公司的专家设计了一种太空宾馆,它将处于地球上空450千米的高度,形状犹如直径140米的大型游艺场,房间可供大约100 名旅游者住宿。为避免太空旅游者因失重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太空宾馆将每分钟自转3圈,从而产生类似地球的引力。美国航天专家认为,由于宇宙航行非常安全,参加旅游的人不一定要有运动员那样的体魄,只要经过一般的体格检查,体能达到一定状况就可以了。人们完全可以期待有朝一日可以像出差到外地一样收拾简单的行装,穿上宇航服,搭乘航天飞机到太空遨游,入住太空宾馆。

太空生态实验舱

美国宇航局为了配合星际探险计划,与波音公司合作研制一种名为“太空花园”的实验性太空舱。这种新型的太空舱,实际上是一个控制生态的“生命维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将种植诸如橙、棉花和粮食等植物,为太空人提供食物、饮用水,回收他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及粪便。科技人员还将采用小球藻系统排除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使空气保持新鲜。如遇紧急情况,空气和水可以自成系统,分开使用。太空花园设有引力相对较弱的“运动区”,供游人们尽情从事“太空运动”。

太空城市

由于世界人口急剧膨胀,地球变得越来越拥挤,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建立太空城的设想。 美国科学家拟建的太空城,一种设计方案是一个旋转的圆筒,圆筒的一端对着太阳,另一头为半球形,一座半径为100米、长为4000米的圆筒太空城可容纳大约1万名居民。 另一种设计方案是轮状的、供中心旋转的太空城,太空城的整个直径2800米,轮圈本身的直径为300米,轮的外缘是太空城的地面,轮的内缘是太空城的顶部,“屋顶”由透明的材料做成天窗,阳光从天窗射进来,经过调节,使太空城明亮且温暖如春。

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人类移居太空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人类大规模移居太空已为期不远。飞出地球去,天上有人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推荐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