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能源网
手机端
首页 > 光伏逆变器>详情

我想问太阳能控制器分别充铅酸和锂电,但是加二极管充电可以,放电不行。要是不过低压保护还行但失去意义?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11-19 11:47:48

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终止充电电压是不同的,用一个充电控制器,对两种不同的电池进行充电,是有问题的,你如果能够确切的把这两组电池的电压,容量,以及,充电控制器的充电电压及输出电流告知,可以帮你设计一下。

太阳能灯坏了能接到低压电线上吗?

可以直接连接。

注意正负极。而且太阳能板的线和灯的线是分别接控制器的,不要接错。太阳能路灯都是独立供电系统,自身利用太阳光发电,夜晚蓄电池放电亮灯。太阳能路灯的线不够长,可以接线的,但是接线一定要接牢固,防止接触不良,导致系统不稳定和减损太阳能路灯使用寿命。

太阳能控制器冲到电瓶14.2v时显示充电但下滑到13.7v保持电压了也不升高也不下滑了?

你需要在太阳能电池板输出到蓄电瓶之间,增加一个限流限压充电转换器,充电电流6A,充电电压14.4V;需要充电时间10小时。用太阳能电池给4个35W灯用电,时间是4小时;12V60AH电池给4个35W灯用电,时间是2小时。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一定不能缺少的功能是哪几种功能?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对蓄电池保护作用:
任何一个具有储能装置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了使系统连续平稳地工作,就必须使蓄电池组在规定的技术参数范围内工作。尤其重要的是防止蓄电池组的过度充电与过度放电对其使用寿命造成的危害。太阳能光伏系统中的太阳能光伏太阳能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光伏阵列对蓄电池组过度充电和蓄电池对负载的过度放电。除此以外太阳能控制器还有一些蓄电池的维护管理功能,例如蓄电池充电电压的温度补偿,过欠压关断及恢复点的设定与调节,系统的告警与远程监控功能,系统运行参数的记录等功能。充电方式及过充、过放电保护。
太阳能控制器对蓄电池的充电方式一般根据负载功率及光伏阵列的组合方式来确定。而对应不同充电方式所采用的过充电保护电路也有所不同。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为了保护蓄电池、防止过充电,在绝大部分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均包含了充电控制器,其最基本功能为当蓄电池饱满时切断充电电流,由于各种蓄电池的充电特性不同,所以,应根据电池类型选择使用的充电控制器。
充放电保护模式
1、直充保护点电压:直充也叫急充,属于快速充电,一般都是在蓄电池电压较低的时候用大电流和相对高电压对蓄电池充电,但是,有个控制点,也叫保护点,就是上表中的数值,当充电时蓄电池端电压高于这些保护值时,应停止直充。直充保护点电压一般也是“过充保护点”电压,充电时蓄电池端电压不能高于这个保护点,否则会造成过充电,对蓄电池是有损害的。
2、均充控制点电压:直充结束后,蓄电池一般会被充放电控制器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电压自然下落,当下落到“恢复电压”值时,会进入均充状态。为什么要设计均充?就是当直充完毕之后,可能会有个别电池“落后”(端电压相对偏低),为了将这些个别分子拉回来,使所有的电池端电压具有均匀一致性,所以就要以高电压配以适中的电流再充那么一小会,可见所谓均充,也就是“均衡充电”。均充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几分钟~十几分钟,时间设定太长反而有害。对配备一块两块蓄电池的小型系统而言,均充意义不大。所以,路灯控制器一般不设均充,只有两个阶段。
3、浮充控制点电压:一般是均充完毕后,蓄电池也被静置一段时间,使其端电压自然下落,当下落至“维护电压”点时,就进入浮充状态,目前均采用PWM(既脉宽调制)方式,类似于“涓流充电”(即小电流充电),电池电压一低就充上一点,一低就充上一点,一股一股地来,以免电池温度持续升高,这对蓄电池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因为电池内部温度对充放电的影响很大。其实PWM方式主要是为了稳定蓄电池端电压而设计的,通过调节脉冲宽度来减小蓄电池充电电流。这是非常科学的充电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在充电后期、蓄电池的剩余电容量(SOC)>80%时,就必须减小充电电流,以防止因过充电而过多释气(氧气、氢气和酸气)。
4、过放保护终止电压:这比较好理解。蓄电池放电不能低于这个值,这是国标的规定。蓄电池厂家虽然也有自己的保护参数(企标或行标),但最终还是要向国标靠拢的。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安全起见,一般将12V电池过放保护点电压人为加上0.3v作为温度补偿或控制电路的零点漂移校正,这样12V电池的过放保护点电压即为:11.10v,那么24V系统的过放保护点电压就为22.20V 。目前很多生产充放电控制器的厂家都采用22.2v(24v系统)标准。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推荐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