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发电系统中50kwp表示什么?
指太阳能光伏组件峰值总功率为50kWp, 其中K是指千, W是指功率单位, P是指峰值。
二、太阳能的知识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太阳能基本知识
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太阳内部进行着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不断地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这就是太阳能。太阳内部的这种核聚变反应可以维持很长时间,据估计约有几十亿至几百亿年,相对于人类的有限生存时间而言,太阳能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太阳能的总量很大,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能就相当于1700亿吨标准煤,但十分分散,能流密度较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能每平方米只有1000瓦左右。同时,地面上太阳能还受季节、昼夜、气候等影响,时阴时晴,时强时弱,具有不稳定性。根据太阳能的特点,必须解决以下四个基本技术问题,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
1、太阳能采集 2、太阳能转换 3、太阳能贮存 4、太阳能输运
太阳能开发利用是当今国际上一大热点,经过最近20多年的努力,太阳能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太阳能巧银利用领域已由生活热水,建筑采暖等扩展到工农业生产许多部门,人们已经强烈意识到,一个广泛利用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新时代太阳能时代即将来到。
太阳能利用的基本知识
(1)、太阳的基本结构
太阳能是一个炽热气体构成的球体,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中氢占80%,氦占19%。
(2)、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是指在太阳地球间平均距离外,在地球大气层以上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平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太阳辐射能的数值,该数值是个常数,一般取1367瓦/米2。(4920千焦/米2时)。
由于通过地球外大气层吸收反射,太阳光到达地面的辐射强度大大降低。
(3)、太阳辐射能和到达地球的太阳能
整个太阳每秒钟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无比巨大的,高达3.826×1033尔格或37.3×106兆焦,相当于每秒钟燃烧1.28亿吨标准煤所放出的能量。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陆地表面的能量,大约为17万亿千瓦,仅占到达地球大气外层表面总辐射量的10%。即使这样,它也相当目前全世界一年内能源总消耗量的3.5万倍。
(4)、亮培我国的太阳能资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国有2/3以上的地区,年辐照总量大于502万千焦/米2,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
(5)、太阳能的特点
太阳能的优点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它与常规能源相比有三大优点:
第一,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据估计,在过去漫长的11亿年中,太阳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二,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敬宽唯输问题,尤其对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海岛和边远地区更具有利用的价值。
第三,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在开发和利用时,不会产生废渣、废水、废气,也没有噪音,更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太阳能的缺点
太阳能的利用有它的缺点:
第一,能流密度较低,日照较好的,地面上1平方米的面积所接受的能量只有1千瓦左右。往往需要相当大的采光集热面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从而使装置地面积大,用料多,成本增加。
第二,大气影响较大,给使用带来不少困难。
(6)、太阳能利用的技术领域
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三大技术领域,即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此外,还有储能技术。
太阳光热转换技术的产品很多,如热水器、开水器、干燥器,采暖和制冷,温室与太阳房,太阳灶和高温炉,海水淡化装置、水泵、热力发电装置及太阳能医疗器具。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成与原理?
太阳能发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并网型发电,一种是独立光伏系统。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个需要并网,可以不适用蓄电池,一个是自给自足,需要蓄电池,其他基本一致。基本组成如下:
光伏阵列将太阳能转变成直流电能,经逆变器的直雹运搏流和交流逆变后,根据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光伏电站容量确定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由变压器升压后,接入中压或高压电网。
原理如下:
光伏发悄告电是利用半导源祥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伏发电原理原来就是老颂人们侍穗郑常说的太阳能发族告电, 涨知识了哦
主要部分:光伏组件、控制器、逆变器(离网和并网)、汇流箱、蓄电池、负载
四、原理及意义篇 1,什么是光伏发电?什么是分布式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辐射直接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方式,光伏发电是当今太阳能发电的主流,所以,现在人们常说的太阳能发电就是光伏发电。
光伏分布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