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源和力电源自己家用可以。靠政府补贴来投入不一定合。投入大电网,须大功率配套施平常设备维修须人员配备,太阳能是直流电源,还须配套大功率逆变器后送入大电网,而且逆变器效率很低,投入成本也不低。填重投入,供参考。
首先,您要有屋顶及并网条件;
其次,设计核算装机容量及向当地电力公司和发改委能源局申请报批;
然后,安装、向电力公司申请并网;
最后,组织相关部门验收。
光伏发电现在冷了,是什么原因?当时宣传是浩浩荡荡?
瞌睡家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接触过光伏发电的项目,就我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光伏发电的没落是必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壮观的太阳能发电阵列,难道对生态没有影响吗?不会影响山林植被吗?
1、光伏市场是政策市场,离开政策支持,光伏产品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而最近几年国家对光伏产品的补贴逐年减少以至于没有任何补贴。
2、光伏产品效益极低,投资回收期很长。之前很多光伏企业都打着一次投入二十年收益的幌子推广民用的屋顶式光伏产品,实际上家用分布式光伏产品投资回收期非常漫长,理论计算都要七年,实际上在十二年以上,而光伏产品都有衰减期,以及损坏的风险,再加上通胀因素,光伏产品回本的可能性很小,稍微精明点的人都能算明白。
3、光伏产品安装条件苛刻,不利于推广。光伏发电需要占用大量的面积,不可能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推广,而城市往往是耗电需求最大的地方,如果安装在荒郊戈壁,输电线的投入也不小,如果安装在城市建筑物上,承重、抗风等性能要求也很苛刻,限制了光伏发电的推广。
4、太阳能资源和经济发展分布的悖论。我国经济发达、耗电量大的区域多在东南部,往往是气候湿润,太阳光照时间较短的地区,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使得太阳能发电无论在东部和西部都成了鸡肋产品。
火力发电污染严重,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冬季雾霾的元凶。
5、我国传统能源发电量巨大,已经足够使用。根据有关报告,我国的发电量自2006年开始就已经开始有富余量,也就是说我们的传统发电量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现在的问题是传统火力发电耗能巨大,污染严重,急需替代产品,这也是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唯一动力。但是事与愿违,太阳能发电无法从根本上替代火力发电,而且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过程更不环保,产生的有害物质更多,成本也高出很多。现在国家的主要方向已经改变,将水电作为主要的清洁发电手段来发展,太阳能产业已经日落西山。
不排除太阳能发电系统在西部偏远城市或者海岛、高山之类的特殊场所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做过的太阳能项目,太阳能发电系统都是作为所谓亮点来搞的,它既不能独立承担供电任务,短期内难以产生任何利润,还需要大量的维护,这种不中看也不中用的东西,还是让它消亡的好。
水力发电不产生任何污染,对生态的影响也是很小的,而且有措施补救,我认为是最好的发电模式。
除了成本高以外,电网的吸纳能力有限,以及补贴退坡,也限制了光伏的发展。
笔者就是一个光伏爱好者,因家在顶楼,且是商品房,并网肯定批不下来,又由于顶楼平台漏水,补不好,只能搭一个雨棚防雨,这才想到一物两用,用太阳能发电板当挡雨棚,既防漏,又隔热,又发电,一举三得。
但是,成本是真的高,我是分阶段安装的,当太阳能发电板2元/瓦的时候,安装了4千瓦,降到1.8元/瓦的时候,安装了5千瓦,最近又补了2.2千瓦的二手板,1元/瓦,太阳能板共花费2万元左右,又花了1.7万安装了能存50度电的铁锂电池(二手旧电池)。合计大概4万多元吧,成果就是,不用再修补露台了,每年能发电大概2万度电左右,节省电费1万多元,其实这么大功率,我家用根本用不了,余下的电,又不能并网,所以搞了点用电的副业,每年也能有2,3千元钱的收入,把富余的电用掉,综合下来,每年收益大概在1.2万元,4年就能回本。
当然,这个电站完全由我自己安装完成,没有请人,人工费省了,不然,花4万多是建不起11千瓦的电站的,我这个是特例,不具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