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机占世界比例?
占世界比例超过40%。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靠谱吗?
靠谱啊。国家现在大力支持新能源行业发展,光伏发电是大势所趋。
另外,从经济效益上来看,光伏系统所发电力不仅能供自家使用,还能卖给电网企业。
项目备案时可以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者“全额上网”。除了全国统一的专项补贴政策外,许多省市区也出台了地方性的补贴政策。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度电补贴标准为0.42元/度,分布式光伏余电上网电量,电网按照当地脱硫煤电价(安徽:0.3693元/度)进行收购。
收益=自用电量*(国家补贴+居民电价+地市补贴)+上网电量*(国家补贴+脱硫煤电价+地市补贴 )
“全额上网”:全部发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三类资源区为0.85元/度)收购。收益=所发电量*(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地市补贴)
所以肯定是能挣钱的,只要能多发电。
三、太阳能光伏的起源发展?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
世界光伏组件在1990年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约15%。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更加迅速,1999年光伏组件生产达到200兆瓦。商品化电池效率从10%~13%提高到13%~15%,生产规模从1~5兆瓦/年发展到5~25兆瓦/年,并正在向50兆瓦甚至100兆瓦扩大。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降到3美元/瓦以下。
2006年的光伏行业调查表明,到2010年,光伏产业的年发展速度将保持在30%以上。年销售额将从2004年的70亿美金增加到2010年的300亿美金。许多老牌的光伏制造公司也从原来的亏本转为盈利。
四、全球范围内的权威太阳能光伏杂志是什么?
《太阳能光伏Solar PV of China》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上海市太阳能学会主办的专业技术性刊物。一直致力于太阳能光伏行业市场应用分析,深入解析光伏行业政策法规、产业动态,介绍先进的光伏技术以及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经验,深度报道企业发展策略、企业经营模式、企业领导人风采,引领行业健康稳步发展。在业界形成了一定影响和良好口碑,并随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一同成长。
《太阳能光伏》专门为太阳能光伏产业服务,瞩目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应用以及市场动向。内容覆盖太阳能光伏上下游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硅材料、光伏电池制造与封装工艺、支撑行业和光伏发电应用等领域,为产品与市场、技术与产品、经营与管理相结合架起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