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方案与一般施工组织设计不同,因为投标方案首先要作为投标文件的一部分,参与投标竞争,接受评标专家的评判;同时,一旦工程中标,其又是编制工程实施方案指导施工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投标方案比之实施方案,包括的内容不尽相同,编制的重点也不同。我们编制的投标方案通常包括下述内容:(1)工程概况;(2)投入工程施工的主要力量;(3)施工部署;(4)主要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5)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措施;(6)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7)施工总平面图及管理措施;(8)施工准备工作;(9)文明施工措施、与交通、环卫等部门的协调;(10)对招标方的要求。
IPMP工程项目采购招标 是什么?
工程项目采购招标工程项目采购招标阶段的主要内容有发布招标通告或招标邀请函,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发售招标文件,组织现场勘察,工程交底、答疑,接受投标单位报送的投标书。在这一阶段,投标单位资格预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投标单位资格预审的目的一是了解投标人的财务状况、技术力量以及类似本工程的施工经验,为业主选择优秀的承包商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事先淘汰不合格的投标人,以减少评标阶段的工作时间和评标费用;三是为不合格的投标人节约购买招标文件、现场考察和投标的费用。
资格预审的程序如下:
1、编制资格预审文件。由业主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或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的主要内容有工程项目简介、对投标人的要求、各种附表等。
2、刊登资格预审通告。资格预审通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邀请有意参加工程投标的承包商申请投标资格预审。
3、出售资格预审文件。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出售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文件售价以收取工本费为宜。
4、资格预审文件答疑。投标人应将对资格预审文件的疑问以书面形式(如信函、传真、电报等)提交招标人;招标人应以书面形式回答,并同时通知所有购买资格预审文件的投标人。
5、报送资格预审文件。投标人应在规定的截止日期之前报送资格预审文件,在报送截止时间之后,不接受任何迟到的资格预审文件。已报送的资格预审文件在规定的截止时间之后不得作任何修改。
6、澄清资格预审文件。招标人在接受投标人报送的资格预审文件以后,可以找投标人澄清报送的资格预审文件中的各种疑点,投标人应按实情回答,但不允许投标人修改报送的资格预审文件的内容。
7、评审资格预审文件。组成资格预审评审委员会,对资格预审文件进行评审,并就评审结果要写出书面报告,上报招标管理部门审查。
8、向投标人通知评审结果。在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期限内,招标人以书面形式向所有参加资格评审者通知评审结果,并在规定的日期、地点向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书、出售招标文件。
对于一些开工期要求比较早、工程不复杂的工程项目,为了争取早日开工,有时不预先进行资格预审,而进行资格后审。资格后审的内容与资格预审的内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投标人的组织机构、财务状况、人员与设备情况、施工经验等方面。相关链接:程项目采购的准备阶段国际项目采购的规定项目采购方式和程序项目采购的主要过程采购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