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一个几乎拥有世界上所有种类矿产资源的国家,却唯独没有石油这种战略资源。上世纪50年代,国际社会对南非进行经济封锁,从而成就了南非独特的煤制油技术。今天的南非走出了一条特殊的能源之路,能源自给率奇迹般地达到了50%左右.
南非虽然没有石油,但其煤炭储量居全球第五位。为此,南非政府另辟蹊径,1947年,南非通过了《液化燃料和石油法案》,将开发煤炭液化技术列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国家战略,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上世纪50年代起,国际社会对南非实行石油禁运和制裁,迫使南非不得不加快了CTL技术开发的步伐。
1955年,沙索公司成功利用低温费托反应合成生产出第一桶CTL柴油,现在位于沙索堡的饱经沧桑的工厂经过不断升级改造仍在正常运转。20世纪70年代出现石油危机后,该公司又在塞空达陆续建设了两个工厂。由于塞空达工厂采用的是高温费托反应,其装置比低温装置稍矮,产品也有所不同,为汽油和化学品.
1992年,南非海域唯一一家原油生产商南非国有石油公司的前身Mossgas公司成功实现了气制油(GTL)工厂满负荷运行。该工厂选用的也是沙索的高温费托技术。目前南非国有石油公司在莫塞尔湾(Mossel Bay)拥有日产4.5万桶天然气制油(GTL)的生产装置。 为了提高自给能力,按照南非政府的有关规划,沙索公司还将在南非Mafutha新建8万桶/天煤制油装置,并将其在南非塞空达工厂的能力提升10%~30%。同时,南非政府还要求南非国家石油公司在沿海地区新建40万桶/天炼厂,其中一半用于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