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能源网
手机端
首页 > 光伏系统工程>详情

光伏发电厂及变电所接地设计规范?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12-21 11:07:33

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方阵、光伏发电单元其他设备以及站区升压站、综合楼等建(构)筑物应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接闪器不应遮挡光伏组件。 光伏方阵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高电阻地区(电阻率大于2000Ωm)最大值应不高于30Ω。 独立接闪器和泄流引下线应与地光伏发电方阵电气设备、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m。 光伏方阵外围接闪针(线)宜设置独立的防雷地网,其他防雷接地宜与站内设施共用地网。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埋设间距宜不小于垂直接地体长度的两倍,受场地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并宜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

设计离网光伏电站的主要目的?

解决边远地区,海岛等电网架设成本高的地方的供电需求。

光伏发电计算标准?

1. 转换效率;η=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A(电池片面积);其中:Pin=1KW/=100mW/cm2;


2. 充电电压;Vmax=V额×1.43倍;


3.电池组件串并联;


3.1电池组件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


3.2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V)×系数1;


4.蓄电池容量;(单位是安时Ah,或者单位极板CELL几W,简称W/CELL.


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光伏发电 系统设计计算公式


5平均放电率


平均放电率(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最大放电深度


6.负载工作时间


负载工作时间(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功率


7.蓄电池


7.1蓄电池容量=负载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


7.2蓄电池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蓄电池标称电压


7.3蓄电池并联数=蓄电池总容量/蓄电池标称容量 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


8.1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当地峰值日照时数)×损耗系数


损耗系数:取1.6~2.0根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


8.2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系统电压)×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


系统安全系数:取1.6~2.0,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季温度、逆变器转换效率等


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据的计算方式


组件(方阵)=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当地年辐射总量


有人维护+一般使用时,K取230:


无人维护+可靠使用时,K取251:


无人维护+环境恶劣+要求非常可靠时,K取276


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的计算


10.1方阵功率=系数5618×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


系数5618: 根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


安全系数: 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取1.1~1.3


10.2蓄电池容量=10×负载总用电量/系统工作电压:


10:无日照系数(对于连续阴雨不超过5天的均适用)


1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多路负载计算


11.1电流


组件电流=负载日耗电量(Wh)/系统直流电压(V)×峰值日照时数(h)×系统效率系数


系统效率系数:含蓄电池充电效率0.9,逆变器转换效率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推荐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