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安装的距离是:跟踪系统内组件最低点离地不宜低于0.3米。
固定式支架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为了方便安装施,会取组件最低点离地0.5米,理论上可以更低。GB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内6.7.3点有提到跟踪系统内组件最低点离地不宜低于0.3米。
向日葵光伏发电原理?
和传统的太阳能板不同,Smartflower采用了花瓣形状,是一款真正的智能「太阳花」。
自动跟随
Smartflower采用了双轴全天候太阳跟踪系统!
太阳能板会跟着太阳转动,并通过GPS数据跟踪太阳的方位和角度,确保一直接受阳光的直射。
每天早上它就会自动打开,一到晚上则会自动折叠起来,完全无需人工干预。
高效节能
这个双轴跟踪系统能让它始终确保与吸收光保持90°角,从而实现最大的太阳能吸收值而高效发电。
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相比,这种智能花能提高40%的发电量。它平均每年能提供4000千瓦时发电量,足够一个家庭的使用。
放在室外难免会有尘土、冰雪还是不期而遇的鸟粪,因此设计者在每个花瓣背后都安有一排小毛刷,花朵每天开合一次,它就能进行自动清洁。
天气感应
花瓣上安装了风速感应器,一旦碰到恶劣天气时,或外界风速高于54Km/h,它就会自动闭合起来保护自己。
智能匹配
也就是说,在早上、午间和晚间用电高峰时间,这些智能花会全力发电。而当上午和下午用电量变少时,它则会主动调整照射角度,降低发电量。
市场应用
它平均每年能提供4000千瓦时发电量,这是在中欧地区一个家庭的平均用电需求,发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
光伏跟踪支架成本分析?
600W+时代跟踪支架的度电成本优势和发展趋势
与普通支架相比,光伏跟踪支架平均度电成本优势明显。就发电量和系统成本而言,跟踪系统在各种能源系统中极具竞争力。以中国区项目为例,应用双面组件比常规组件发电量高5%-15%,应用跟踪支架比固定支架增益再加5%-15%。因此,与常规组件+固定支架相比,双面+跟踪的解决方案可达到更高的投入收益比,即实现更低的度电成本和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得益于LCOE的优势,到2025年,全球跟踪支架市场占比预计将由2018年的20%增长至40%。2020年,跟踪支架的市场价值将首次超越固定支架,此后的发展中将逐渐拉开差距。未来,全球大型光伏电站业主在光伏支架选择上将越来越倾向跟踪支架。目前,美国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亚太、拉美、中东非等新兴市场正迅速崛起。
提到天合跟踪支架的产品特点,段顺伟表示:天合跟踪支架产品具备高可靠性、低运维成本、多发电和统一组件支架渠道四大核心优势。可靠性主要是指硬件结构设计,智能化主要是指软件控制、智能化计算、智能化运维提升收益。
天合跟踪采用独家专利的第3代球形轴承设计,可有效避免结构变形失效,降低驱动系统和电机的负荷,从而降低故障率。至今,天合跟踪已有超过10年的球形轴承设计安装经验,其应用覆盖全球40余个国家。数据显示,天合光能的球形轴承设计能减少系统内应力,从而有效提升系统可用度。基于终端用户更低运维成本的需求,天合跟踪采用球形轴承和更方便更换的线性推杆驱动,降低系统失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天合跟踪同样采用多点驱动设计可应对结构失效。在光伏支架研发的过程中,风工程研究的核心要务是应对结构失效。天合光能和全球知名的 RWDI 风洞实验室合作,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风洞研究系数,顺利完成所有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天合跟踪产品安全可靠。天合跟踪采用更优的控制器来应对电控部件失效和通讯失效,预留更大的设计余量,可满足各种地域及气候条件。天合跟踪开拓者600W+系列和安捷系列跟踪支架解决方案已通过TV、UL认证,符合IEC 62817、UL 3703标准。
天合跟踪开拓者系列跟踪支架采用了由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的智能跟踪算法,从电站的监管、运行、故障、检修、以及提供智能化运维提供解决方法的手段,在传统跟踪支架天文算法的基础上发电量增加了2%-8%,可接收更多散射辐照,系统发电量更高。
段顺伟表示:“从光伏的硬件来讲,包括组件、支架和逆变器,跟踪支架应该是光伏电站产品结构中国本土化制造的‘最后一站’。在组件、逆变器和其他的部件领域,中国的设备商基本都占据了主流。中国具有完整的供应链渠道,从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实现国产化可能性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