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使用的太阳能发电板转化效率多少?为何不能民用?
卫星上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化率与民用的差不多,也都在22%(指光电转化效率)左右,最高也不超过24%。
现在民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就是原来卫星上用的,转为民用了。
最初的太阳能电池板就是为了为人造卫星和宇宙探测器供能而研发的,最初时的转化率只有15%左右,后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转化率也逐步提高了。最初没有民用,只是因为当时的技术还不成熟,其生产和使用成本太高了,民用是用不起的。现在技术越来越成熟,生产成本越来越低,所以就大规模民用了。现在卫星上用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各地建设的光伏电站(并网、离网、家用等)所使用的电池板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电池的光电转化率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晶硅的晶型、纯度、掺入其他元素的方式和量、表面处理方式、导线等。可以说,现在卫星上用的与光伏电站用的电池片(板)是一样的了。而且,地面上民用的电池板比起在太空中用的还要复杂一些,比如,在太空中不需要考虑电池板表面氧化问题,因为太空中是真空环境。而在地面上就必须尽可能不让电池板表面氧化,或尽可能减缓氧化。
二、目前国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普遍为多少?国外的普遍是多少呢?
目前,国内外的发电效率基本差不多。单晶硅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达到24%,这是目前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但是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成本很大,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从制作成本上来讲,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要便宜一些,但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则要降低不少,总效率大多为12% ,此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也要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短。
三、光伏发电效率1平米1小时?
现在商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效率能达到16%左右,也就是一平方米上获得的太阳能,有16%可以转化为直流电。 各地区光照强度差别很大的,因此同样的光伏电池板安装到不同地区实际发电也会有很大差别。
拿上海地区举例,5-6月份正午时间,每平方米接收到的太阳能光照强度大概在900-1000wh左右。
按上面提到的16%效率,既是每平方米每小时能发电150-160wh。 1000wh就是一度电。 如果你有100平方米的屋顶,大概可以安装10-12KW的电池板,5-6月每天大概可以发40度左右的电。
现在行业内光伏板效率在20%左右,那么1平方的功率就是200瓦。
一天的发电量是和当天的辐照有关系的,业内有个专业术语:等效发电时间(就是换算等效成辐照在1000W/m下的发电时长),阴雨天话等效发电时间不足1h,阳光明媚天气可达7-8h。按平均常规4h/计算,1平方的光伏板一天发电200W*4h=800wh=0.8kwh=0.8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