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出现问题怎么办?
古瑞瓦特提醒,一定不要自行检查,要请专业人员检测。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什么意思?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有利于节省不可再生资源;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现在大多的光伏电站都是户用的,主要就是利用农村自建房的屋顶,安装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等设备,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要么自己发电自己用,要么就是发电卖给国家赚取收益。另外多说几句,光伏主要有以下优点:
1、没有资源枯竭的危险;
2、发电过程安全可靠,危险性很低;发电无噪音、无污染、无公害;
3、发电场地不受资源分布的地域限制,只要晒得到太阳的地方都可以。同时在一些没有电或者是地形复杂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房屋建筑的屋顶进行发电;
4、不需要铺设输电线路就可以就地发电供电;
5、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和物料相对要少。
6、收益高,发电自用,省去了电费,多余的并网上电卖给国家,获得额外收益。
需要强调的是,光伏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光伏能带来收益(举例如下图),而且光伏扶贫成为了国务院扶贫办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也是利用光伏发电来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呢。
光伏电站建好是这个样子的,如下图:
图片来源:碳银光伏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一下雨就跳闸什么原因
这是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应该是有地方漏电了。最好是找厂家的人给看看,检修下
四、新能源价格补贴退坡对太阳能光伏器件制造企业的成长性影响有哪些?
补贴退坡对集中式光伏电站收益率的影响?
集中式电站具有规模效应,路条资源紧俏,竞争者主要是央企、国企和大型上市公司等,这些竞争者具有强大融资能力。与分布式电站相比,集中式电站的规模效应明显,对公司增长帮助很大,因此集中式电站的路条十分紧俏。而且集中式电站开发和建设难度也相对较高,对资金实力的要求比较大,因此目前主要是央企、国企和大型上市公司参与路条的竞争。这些公司实力雄厚、企业形象好,融资能力很强,可以从银行获得与基准利率相当的贷款。下面将从标杆电价和系统成本两个维度考虑三类资源区的光伏项目IRR如何变化?
第I类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在补贴下降20%的时候还具有9.3%的收益率。对于第I类资源区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当标杆电价从目前的0.65元/kWh下降20%到0.52元/kWh,如果系统成本不变,IRR还有9.3%,如果系统成本在这个过程中降低10%到5.67元/W,IRR能够达到12.7%。
第II类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在补贴下降20%的时候还具有8.8%的收益率。对于第II类资源区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当标杆电价从目前的0.75元/kWh下降20%到0.60元/kWh,如果系统成本不变,IRR还有8.8%,如果系统成本在这个过程中降低10%到5.67元/W,IRR能够达到12.3%。
第III类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在补贴下降20%的时候具有7.1%的收益率。对于第III类资源区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当标杆电价从目前的0.85元/kWh下降20%到0.68元/kWh,如果系统成本不变,IRR还有7.1%,如果系统成本在这个过程中降低10%到5.67元/W,IRR能够达到10.3%。
弃光限电和补贴拖欠导致集中式电站收益率打折扣。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知,三类资源区的集中式电站IRR非常具有吸引力,即使在系统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补贴退坡20%后三类资源区的IRR也达到9.3%-7.1%,表面上看光伏项目十分具有吸引力。但集中式电站存在弃光限电和补贴拖欠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集中式电站收益率打折扣。由于补贴拖欠的周期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测算了弃光率对第I类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IRR的影响。当弃光率为10%时,电站IRR由17.4%下降到13.1%,而当弃光率达到20%时,电站IRR会进一步降低至9.0%。但集中式电站由于规模效应好,目前也是资本追逐的重要方向,路条资源紧俏。
四、补贴退坡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收益率的影响?
分布式光伏存在“全额上网”、“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和“隔墙售电”三种上网模式,对应不同的测算模型。分布式光伏电站有三种上网方式,分别是“全额上网”、“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和“隔墙售电”。考虑到“隔墙售电”目前仅处于试点阶段,因此本部分只针对“全额上网”、“自发自用、余量上网”两种上网模式的分布式进行测算。此外,仅考虑第III类资源区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两点:(1)集中式电站部分的讨论表明不同资源区具有类似的规律;(2)分布式大多建设在中东部III类资源区。
第III类资源区全额上网分布式电站在系统成本下降10%的时候可以抵御10%的标杆电价退坡。全额上网分布式的电价执行当地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标杆电价。对于第III类资源区全额上网分布式光伏电站,当标杆电价从目前的0.85元/kWh下降10%到0.77元/kWh,如果系统成本不变,IRR只有4.8%,如果系统成本在这个过程中降低10%到6.3元/W,IRR能够达到7.8%。这表明,系统成本的降低可以一定程度减缓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
“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分布式自用电量和上网电量执行不同的电价标准。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产生的电量分为自用电量和上网电量,自用电量的价格一般是用户侧的电价,上网电量的价格为当地煤电标杆电价,针对所有的发电量进行补贴。在我国主要用电群体中,一般工商业的电价最高,也是做自发自用分布式最多的群体,因此下面的讨论都是基于工商业用户进行的。
第III类资源区50%自发自用分布式电站在系统成本下降10%的时候可以抵御40%的标杆电价退坡。50%自发自用分布式是指分布式光伏所发的电量有50%为自己使用,剩余50%电量上网,而且自发自用分布式是对全电量进行补贴。对于第III类资源区中50%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当补贴从目前的0.42元/kWh下降40%到0.25元/kWh,如果系统成本不变,IRR只有5.3%,如果系统成本在这个过程中降低10%到6.3元/W,IRR能够达到8.1%。
第III类资源区全部自用分布式电站在系统成本下降10%的时候可以抵御40%的标杆电价退坡。全部自用分布式(或称100%自发自用)是指分布式光伏所发的电量全部自己使用,没有多余的电量上网。对于第III类资源区中全部自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当补贴从目前的0.42元/kWh下降40%到0.25元/kWh,如果系统成本不变,IRR也有9.0%,如果系统成本在这个过程中降低10%到6.3元/W,IRR能够达到12.4%。
在电价相对较高的工商业用户侧,自发自用比例越高,分布式光伏收益率越高。对自发自用分布式来说,由于自用电量为用户侧电价,而一般用户侧电价要高于当地燃煤标杆电价,特别是工商业的用户侧电价,因此自用比例越高,自发自用分布式的等效电价也会越高。对于第III类资源区的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当自发自用比例由5%提高到100%时,等效电价由0.811元/kWh提高到1.016元/kWh,IRR由7.33%提高到15.11%。其中,当自发自用比例较低时,自发自用分布式的收益率还会低于全额上网分布式的收益率,这是用电负荷较小群体选择全额上网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