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能源网
手机端
首页 > 光伏逆变器>详情

太阳能玻璃镀膜工艺是否如此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3-03-13 20:53:30

一、太阳能玻璃镀膜工艺是否如此

上海常祥实业作为3M再生能源事业部的顶级合作伙伴,全面代理3M太阳能胶带、3M太阳能玻璃AR增透减反射镀膜液、3M增透减反射镀膜玻璃、3M电池组件BBF、3M EVA、3M太阳能封装膜等产品;再加上AlwayStone和Solarcare太阳能系列导电银浆、导电银铝浆、导电铝浆、导电碳浆,成为太阳能材料行业唯一一家能提供整合方案的服务商。1.高透光率:单层纳米级光学涂层技术能使超白玻璃的透光率增加到2-3%,从而增加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功率。2.自清洁功能,超亲水特性无需人工清洗,利用雨水自洗。3.3H级防刮划硬度。4.高热稳定性,耐高温急变。5.涂敷的涂层具有高化学稳定性,耐老化,耐酸碱侵蚀,帮助太阳能玻璃长期在户外应用仍然保持稳定的增透防污性能。6.耐用。可在恶劣环境中保持25年。7.平整度好。波筋小于千分之二。8.屏蔽红外线透过,减少红外线透过比,减少硅板温度,提高使用寿命现将3M光伏玻璃增透减反射镀膜液的工艺简单介绍如下:1、原片清洗 用中性清洗剂清洗保证无油渍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2、玻璃表干 注意风机的速率,以免形成波浪形水纹,且需干燥3、镀膜 推荐使用辊涂设备,基本要求传送带速率稳定,辊涂均匀、10万级恒温恒湿洁净室4、涂层表干 传送带速度均匀稳定,100-300°C 2-3分钟,5、钢化 按太阳能级钢化条件即可

二、求:非晶/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流程

非晶硅(a-Si)太阳电池是在玻璃(glass)衬底上沉积透明导电膜(TCO),然后依次用等离子体反应沉积p型、i型、n型三层a-Si,接着再蒸镀金属电极铝(Al).光从玻璃面入射,电池电流从透明导电膜和铝引出,其结构可表示为glass/TCO/pin/Al,还可以用不锈钢片、塑料等作衬底。

硅材料是目前太阳电池的主导材料,在成品太阳电池成本份额中,硅材料占了将近40%,而非晶硅太阳电池的厚度不到1μm,不足晶体硅太阳电池厚度的1/100,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又由于非晶硅太阳电池的制造温度很低(~200℃)、易于实现大面积等优点,使其在薄膜太阳电池中占据首要地位,在制造方法方面有电子回旋共振法、光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流辉光放电法、射频辉光放电法、溅谢法和热丝法等。特别是射频辉光放电法由于其低温过程(~200℃),易于实现大面积和大批量连续生产,现成为国际公认的成熟技术。在材料研究方面,先后研究了a-SiC窗口层、梯度界面层、μC-SiC p层等,明显改善了电池的短波光谱响应.这是由于a-Si太阳电池光生载流子的生成主要在i层,入射光到达i层之前部分被p层吸收,对发电是无效的.而a-SiC和μC-SiC材料比p型a-Si具有更宽的光学带隙,因此减少了对光的吸收,使到达i层的光增加;加之梯度界面层的采用,改善了a-SiC/a-Si异质结界面光电子的输运特性.在增加长波响应方面,采用了绒面TCO膜、绒面多层背反射电极(ZnO/Ag/Al)和多带隙叠层结构,即glass/TCO/p1i1n1/p2i2n2/p3i3n3/ZnO/Ag/Al结构.绒面TCO膜和多层背反射电极减少了光的反射和透射损失,并增加了光在i层的传播路程,从而增加了光在i层的吸收.多带隙结构中,i层的带隙宽度从光入射方向开始依次减小,以便分段吸收太阳光,达到拓宽光谱响应、提高转换效率之目的。在提高叠层电池效率方面还采用了渐变带隙设计、隧道结中的微晶化掺杂层等,以改善载流子收集。

为了获得具有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硅基薄膜太阳电池,近年来又出现了微晶、多晶硅薄膜电池。微晶硅薄膜是采用大氢稀释和微量掺硼技术制备的。多晶硅薄膜的制造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PECVD技术或热丝法直接生长;另一种则是通过对a-Si∶H材料进行后退火,实现低温固相晶化。

三、请问有人了解太阳能玻璃的原理 价格和施工技术吗?我拿来做屋顶

太阳能玻璃主要是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用来做别墅的屋顶有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太阳能玻璃的转换效能,这个指标可以计算出你可以得到多少能量,再和你所消耗的做一个比较,就可以知道你需要多少面积的太阳能玻璃了。

2、太阳能玻璃有个非常致命的弱点,它不能经受住外力的损害,所以要考虑防护。

3、太阳能玻璃要考虑到日常清洁,所以安装时要考虑相关措施。

4、最后你现在采用太阳能玻璃的话,造价会很贵哦:)

以上问题要是解决了,就没问题咯。

四、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中PSG(去磷硅玻璃工艺)与激光刻蚀的区别是什么?请尽量有详细资料。谢谢!~

去PSG一般有干法和湿法刻蚀两种,湿法用HF,干法采用等离子刻蚀。

激光刻蚀与以上两种原理完全不同,扩散后边缘隔离很少会采用激光刻蚀(当然也有),激光多用于高效电池中的刻槽,重掺等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推荐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