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简称青,我国23个省之一,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省会西宁。
全省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
截止2021年2月,全省辖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25个县,7个自治县,合计44个县级区划。
截止2020年12月,全省辖37个街道,144个镇,194个民族乡,合计403个乡级区划。
青海省地貌复杂多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东部多山,西部为高原和盆地,兼具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地形地貌,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地跨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大通河五大水系。
青海在祖国的西部,在青藏高原东部,省会西宁,全省辖二市和六个自治州,总人口592万人。青海因青海湖得名,青海湖是全国最美湖之首,同是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也是全中国最大的国家公国(三江源国家公园),柴达木盆地是盐的世界,格尔木被誉为盐湖城(市区内有最大的察尔汗盐湖)。
划分干旱和半干旱的分界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半湿润和半干旱分界线
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与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大约重合)
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
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4)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
人口密度界线
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