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中国空军飞行员表太阳能电池哪能换?
凭借着出色的表现,特殊的选材,经典的设计以及卓越的性能
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指定为空军飞行员专用表
填补了中国军表史上的空白
战旗牌军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内备受推崇的品牌
是引用瑞士先进技术
严格按照瑞士制表工艺以及执行国际检测标准
在生产过程中
每只战旗军表都经过数十道精细加工严格检验值得注意的是,
当时这批手表并不是由空军部队统一配发,而是供一线飞行员个人购买使用的。
由于产量不高,随着时间的流逝能完整保留下来的就更少,
如今这种如此特殊的国产表引起了国内外钟表收藏家和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太阳能发电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目前已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主要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电池组件模块化、安装维护方便、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是太阳能发电应用最多的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通过聚光集热系统加热介质,再利用传统蒸汽发电设备发电,近年来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始增多
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晶体硅光伏电池、薄膜光伏电池技术,以及塔式、 槽式、碟式等光热发电技术,都各自具有不同的技术优势,太阳能发电将呈现出多元化技术路线和发展趋势。有效的市场竞争促进太阳能发电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实际上,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如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结。当光线照射太阳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跃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光伏发电效率可以达到20%以上。硅锭/硅棒切割有砂线切割、金刚线切割两种工艺,目前单晶硅片企业已全面应用金刚线切割技术,多晶硅片企业也已经基本完成从砂线向金刚线切割的转换。多晶-砂线切割、多晶-金刚线切割、单晶-金刚线切割的单瓦耗硅量存在明显差异,分别是4.94g/W、3.93g/W、3.40g/W。差异来源:1)金刚线切割钢线线径细、磨料损耗少,故硅锭/硅棒理论出片率明显高于砂线切割;2)金刚线切割工艺在单晶上应用时间长、技术成熟,故硅片损耗率比应用于多晶时更低;3)单晶转化效率高,多晶金刚线切割一般在电池片环节叠加黑硅工艺因此转化率也高于多晶砂线切割,高转化效率意味着同等面积电池片功率更高,摊薄每瓦硅耗量;4)单多晶电池片光谱效应QE的差异导致单晶电池封装成组件的效率损失(CTM损失)高于多晶。
二、全球排名前十的太阳能光伏品牌是什么?
光伏太阳能品牌排名前十的是:
1、动力足
2、光合
3、ECO-WORTHY
4、光合硅能
5、万家好
6、墨格
7、顺翼
8、JinkoSolar/晶科能源
9、德力西
10、Hanergy/汉能( 白色棉袜)
1、 皇明太阳能
皇明太阳能始终走的高端产品路线,但也就因为他的这种路线决定了在这短短几年中,皇明的销量逐年萎缩,错失了家电下乡的这趟便车。
2、 力诺瑞特太阳能
前身为力诺集团的力诺瑞特太阳能,因为和德方的合资,成为了行业唯一一个真正的中外合资企业,企业资产和技术相当雄厚
3、 太阳雨太阳能
太阳雨太阳能在这几年里成为了行业中最具争议的品牌,高速的发展不得不在行业中让竞争品牌刮目相看。
4、 四季沐歌太阳能
和太阳雨同一出身的公司,没有因为集团老二的身份而困扰,在这几年表现了很强的竞争力,不过模式和太阳雨同出一辙,就不再过多的讲了。
5、 桑乐太阳能
出身很有争议的品牌,但走的农村路线在品牌的竞争中表现出了很高的优势。
6、 华扬太阳能
过去太阳能行业很具竞争力的品牌,但是伴随着企业内部出现问题后,销量便一蹶不振,营销手段和产品都没有什么亮点,网络逐年萎缩,很多经营者对其失去了信心。
7、 亿家能太阳能
也是没落很快的一个品牌,因母公司为皇明太阳能,所以品牌从刚进入市场就具备了相当强的竞争力,但因过多的依赖皇明太阳能。
8、 清华阳光太阳能
这个太阳能行业第一个老大品牌,也是太阳能行业技术及产业化的有力推动者。
9、 辉煌太阳能
也是一个很多大荣誉集一身的老品牌。
10、桑夏太阳能
一个始终排名不靠前的品牌,也是一个始终冠着二线品牌的太阳能,因成功成为中国乒乓球合作伙伴,才在行业中让人眼前一亮。
三、汉能的薄膜光伏技术有人了解吗?
光伏产业目前有晶硅和薄膜两种技术路线。晶硅太阳能电池优点是转化率比较高,缺点是生产过程有污染,仅适用于强光环境,在弱光下不能发电。前些年,多晶硅行业利润非常高,致使国内企业一拥而上。相比之下,薄膜组件无污染,适用于强光、弱光和散射光的环境,但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比较高。
由于薄膜电池弱光发电效果好,对光照角度也没有晶硅电池要求高,特别适用于屋顶等分布式发电领域。国内分布式发电仍处在起步阶段。据李河君介绍,汉能未来的薄膜电池将主要通过B2B的形式,应用于国内众多的工厂屋顶,替代工业发电。
目前,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主要有硅晶体与薄膜两种,薄膜技术又分硅基、碲化镉和铜铟镓硒(CIGS)等几种技术路线,不同薄膜电池产品的转化率不同,成本也不相同。薄膜电池能否大规模产业化的关键,主要看转换率和成本这两个关键指标。
11月29日,汉能控股集团在京举行战略发布会,正式宣布其薄膜太阳能组件年产能达到3GW,成为世界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同时,通过技术并购和自主创新,汉能的薄膜光伏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铜铟镓硒(CIGS)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15.5%。
“薄膜是生产过程零污染,是弱发电,对太阳光的角度要求不像晶硅那么刁。”李河君举例,汉能在新加坡和广东都对薄膜、晶硅组件做对比测试,在新加坡的测试中前者比后者发电量多了40%,后者则多20%。李河君又介绍,薄膜电池10%的转换率实际上相当于晶硅电池17%~18%的转换率,“因为薄膜电池对光照角度要求不高,即便是阴天也可以发电,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薄膜电池的竞争力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