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衰减年限?
光伏电站20年运行期内,光伏组件衰减一般按20%以内考虑,这也是项目达到预期收益率的根本保证。然而,如果仅仅运行5年,功率衰减就达到20%,那收益率将大幅降低,甚至无法收回投资。
二、光伏发电效率?
太阳能光伏发电发电过程简单,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不消耗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无噪声、无污染。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与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核电等新型发电技术相比,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根据热力学分析,光伏发电具有很高的理论发电效率,可达80%以上,技术开发潜力巨大。
三、光伏效率计算?
PT:在T时间段内光伏电站的平均系统效率。
ET:在T时间段内光伏电站输入电网的电量。
Pe:光伏电站组件装机的标称容量。
hT:是T时间段内方阵面上的峰值日照时数。
以我们最容易理解的年均PR来说,如果方阵面上接收到的年总辐射量是1600kWh/㎡,那就是说方阵面上的峰值日照时数是1600h;如果计量电度表记录的年发电量是1300kWh/kW;那么年PR就是。
四、光伏热效率?
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了一款新型太阳能电池并制造出了模型。这种太阳能电池整合了多块电池,这些电池堆叠成能捕获太阳光谱几乎所有能量的单个设备,可将44.5%的直射太阳光转化为电力,有潜力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阳能电池,而目前大多数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仅为25%
五、光伏转化效率?
光伏板转换效率(光伏板转换效率不低于)
1.
有机太阳能光伏电池转化效率:8%左右。
2.
非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转化效率:10%-12%。
3.
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电池转化效率:14%-18%。
4.
碲化镉太阳能光伏电池转化效率:16%-18%。
六、光伏组件衰减率表?
光伏组件衰减率国家标准:初装首年衰减率不得超过0.3%,以后每年衰减率不得超过0.07%,第10年的发电量不低于初装发电量的90%,第20年的发电量不低于初装发电量的80%。
七、光伏为什么会衰减?
光伏衰减是指光伏电池或光伏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发电能力逐渐减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起始衰减:光伏电池在初始使用阶段,由于材料原有的缺陷、加工工艺和运输过程中的损伤等因素,会导致光伏电池的发电性能存在一定的起始衰减。2. 积分温度衰减:温度是影响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光伏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太阳辐射和环境温度的影响,高温会导致光伏电池的性能下降。3. 光照衰减:光伏电池在长时间工作中,其光照条件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天气阴沉、云层遮挡等,这些变化都会导致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的降低。4. 动态衰减: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外界环境因素和工作状态的变化,例如湿度、光腐蚀、腐蚀等,都可能引起光伏电池的衰减。5. 环境污染:光伏组件长期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容易受到大气的污染,例如灰尘、沙尘、树叶、鸟粪等,这些污染物会降低光伏组件的光吸收效率,导致衰减。因此,为了减少光伏组件的衰减,需要加强光伏发电系统的维护和清洁工作,定期检查光伏组件的性能,保持光伏组件表面的清洁、无遮挡,减少光照衰减和动态衰减。
八、光伏发电几年后衰减?
25年
光伏电站的设计使用寿命是25年,这是国家规定的标准。光伏组件使用久了会有一定的衰减,国家标准规定光伏板25年总的功率衰减不超过20%,如果超过20%就算使用寿命终结
光伏组件虽然每年都会有一定的衰减,但基本上都很小的。平均一般系统使用25年的发电量会大于初装时的70%以上,从第2年至第25年呈线性衰减的趋势。
光伏板使用寿命,厂家标注都是25年以上,但这个时间是在实验下测试得到的,实际上在现场运行,不可能有25年,具体多少年要看使用环境。一般15到20年是有的。至于减少发电量,这个会的,而且还挺严重,3年之后,发电效果降为原来的85%,随时间的变长,慢慢的减少。
九、光伏组件的衰减机制?
衰减一般分为光致衰减和老化衰减,目前国际上又提出一种获得较多技术研究人员认同的PID电势能诱导衰减,目前前两者讨论的比较多。光致衰减主要受电池工艺问题和电池原料,是指光伏组件在初始应用的几天输出功率发生较大的急剧性下降,但是输出功率会逐渐稳定。
光致衰减理论:光照或电流注入导致硅片中的硼于氧结合形成硼氧复合体,进一步导致硅片中少子寿命降低,导致光伏组件效率下降
老化衰减,在光伏电站中光伏组件长期应用中出现的及缓慢的衰减,此衰减与光伏电池组件内电池缓慢衰减有关,一般看来光伏组件的衰减速度与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和组件封装材料,组件应用地环境成正相关。其中常见开裂,外观变黄,风沙磨损,热斑,组件老化都可以加速组件功率衰减。对于光伏组件老化衰减问题主要从光伏组件的工艺和材料及常见质量问题入手。
十、光伏板寿命衰减机理?
光伏组件虽然使用寿命可达25-30年,但随着使用年限增长,组件功率会衰减,会影响发电量。另外,系统效率对发电量的影响更为重要。
一、组件的衰减
光致衰减也称S-W效应。a-Si∶H薄膜经较长时间的强光照射或电流通过,在其内部将产生缺陷而使薄膜的性能下降,称为StaEbler-Wronski效应(D.L.Staebler和C.R.Wronski最早发现。个人认为光伏组件的衰减实际就是硅片性能的衰减,首先硅片在长期有氧坏境中会发生缓慢化学反应被氧化,从而降低性能,这是组件长期衰减的主要原因;在真空成型过程中会以一定比例掺杂硼(空穴)和磷(给体),提高硅片的载流子迁移率,从而提高组件性能,但是硼作为缺电子原子会与氧原子(给体)发生复合反应,降低载流子迁移率,从而降低组件的性能,这是组件第一年衰减2%左右的主要原因。
组件的衰减分为:
1、由于破坏性因素导致的组件功率骤然衰减,破坏性因素主要指组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不良、封装工艺存在缺胶现象,或者由于组件在搬运、安装过程中操作不当,甚至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冰雹的猛烈撞击而导致组件内部隐裂、电池片严重破碎等现象;
2、组件初始的光致衰减,即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在刚开始使用的最初几天内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随后趋于稳定,一般来说在2%以下;
3、组件的老化衰减,即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的极缓慢的功率下降现象,每年的衰减在0.8%,25年的衰减不超过20%;25年的效率质保已经在日本和德国两家光伏公司的组件上得到证实。2012年以后国内光伏组件已经基本能够达到要求,生产光伏组件的设备及材料基本采用西德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