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火力发电为主,水利发电辅助,光伏占比太小,正因为占比小,所以还有很大空间提升。不过光伏发电太依赖阳光,天气不好发不了电,光伏组件几年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光伏发电为什么不能成为主力?
中国电力供应主要靠火电,电网建设由国企主导,电网结构大一统是必然。国网、南网通过特高压建设将使中国电网连成“一张网”,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电网体系结构迥异,风电+光伏对电网冲击造成损害程度不同。中国的风电+光伏如果完全取代煤电,那么一旦出问题,可能会对整个电网造成冲击。
风能和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清洁能源电力非常理想。但是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无法通过技术来解决。在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路上,我们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开发风电和光伏有条件的来取代部分煤电,但是作为供电的主力军则不行。
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发电设备而言,需要在白天才能产生电能,并且对光照度也是有要求的,很多阴雨天、下雪覆盖的时间,即使是白天也不能生产电能。于是光伏发电项目暂时不能成为电能供给侧的主力,后期有可能因为体量的增加、储能设备的配置,光伏项目有可能成为主力电源。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如何?
光伏发电,目前在国内大行其道,是不准确的,但也搞的轰轰烈烈,主要得益于国内光伏产业的发达,比如硅晶提纯技术基本每个省都有晶体硅产业,单晶硅,多晶硅都有,下游产业更是庞大,像无锡尚德太阳能,在光伏产业全球知名。我国在甘肃、新疆已在建或筹建大型光伏发电站,但近段随着多晶硅、单晶硅价格连续走低,一方面是国内类似产业重复建设严重,没有形成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另一方面也是危机影响,但技术进步,消减了光伏发电的成本,并在不断降低,还是很有前途的一个产业。
光伏20年后的发电量减少多少?
减少20%以上。
光伏电站在寿命周期中,组件效率、电气元件性能会逐步降低,发电量随之逐年递减。除去这些自然老化的因素之外,还有组件、逆变器的质量问题,线路布局、灰尘、串并联损失、线缆损失等多种因素。系统发电量三年递减约5%,20年后发电量递减到80%一下。
光伏板的衰减是有标准的,初安装第一年衰减不能超过0.3%,以后每年不能超过0.07%,10年后不能衰减10%,20年后不能衰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