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能源储备已经不足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我们必须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就是一个可再生能源,它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国的太阳能发展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要走的路还很长。本文只是让大家了解我国太阳能的现状。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化石能源 1 太阳能的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桂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也日益突出。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更是有限。随着21世纪的到来传统能源濒临枯竭,造成能源危机,还会造成全球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燃煤会通过煤渣和烟尘放出大量有化学毒性的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而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其价格不断升高,这将会严重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呼声越来越多,太能能这种情节廉价的资源就因运而生了。 太阳能发电有自己独有的优势,主要包括:燃料免费;没有会磨损、毁坏或需替换的活动部件;保持系统运转仅需很少的维护;系统为组件,可在任何地方快速安装;无噪声,无有害排放和污染气体而且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能辐射能够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1万倍。地表每平方米平均受到的辐射可圣朝1700kW.h电。国际能源署的相关数据显示,在全球4%的沙漠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就足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所以,太阳能光复享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潜力十分巨大。 2 我国太阳能发展现状 我国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在中国广阔富饶的士地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为3340MJ/m2~8400MJ/m2,中值为5852MJ/m2口从中国太阳能总量的分布来看,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好,太阳辐射总量很大。除四川盆地以外,全国其他地区的太阳辐射也相当可观。 我国有这么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是没有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太阳能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已经开发了一些小型的太阳能设备。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温室、太阳能制冷与空调、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这些小型的太阳能设备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要,如果要满足一座城市甚至一个省用电量的需要就必须建立一座大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而我国现在在这方面还在起步阶段,已经建立了几个试点项目。而国家对于太阳能的发展现在还没有出台一套很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而这种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必须得到国家的有力支持才可以继续下去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两种形式,其中光伏发电相对比较成熟,近几年光伏市场装机量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光伏发电以太阳能电池技术为核心,目前太阳能电池从技术上主要分为3类:以晶硅电池为代表的第1代太阳能电池,以硅基薄膜、CdTe、CIGS电池等为代表的第2代薄膜电池和以GaAs叠层电池为代表的第3代太阳能电池。光伏市场主要是以第1代和第2代电池为主。光伏产业中,虽然被晶硅巨大的体量挤在角落中,但薄膜光伏的实力却不容小窥。而作为薄膜光伏业内大佬榜首的First Solar,更是以碲化镉薄膜称雄全球薄膜光伏市场。受上网电价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2017年光伏发电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新增装机5306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3362万千瓦,同比增加11%;分布式光伏1944万千瓦,同比增长3.7倍。截至2017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产量约为5.72GW,其中碲化镉薄膜电池的产量约为3.01GW,占比为52.6%。近年来,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正在向薄膜太阳能光伏产品转移。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势在于其产业链的耗能更低;制备材料选择更广泛;制备技术多样;比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有更高的每瓦发电量;产品的发电效率的提升有更大的潜力;产品重量更轻并且可以柔性化,使用范围更宽泛,更适合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功率温度系数低、弱光效应好、易制备、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已经在光伏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研究人员和生产厂商研究的焦点仍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产业化的升级将进一步提高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竞争力。一、光伏发电规模快速扩大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十二五”期间年均装机增长率超过50%,进入“十三五”时期,光伏发电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年平均装机增长率75%,2016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3424万千瓦,2017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5306万千瓦。截至2017年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截至2018年4月底,装机已超过1.4亿千瓦。图表:2015-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十分适合发展光伏发电。2002年“送电到乡工程”揭开了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序幕。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和金太阳示范工程,明确为光伏发电系统提供补助,我国光伏发电市场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11年,国家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国内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当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96万千瓦,同比增长932%。2013年,受欧美双反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受阻,一大批光伏制造业企业受牵连。与此同时,国内开始密集出台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以拉动内需。对于地面电站并网难、补贴年限不确定以及补贴拖延等问题出台针对性政策,从而使得光伏电站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弱,刺激更多资金积极进入光伏电站领域。在此背景下,2013年中国光伏应用市场迎来爆发,2013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1,243万千瓦,同比增长高达1,062%,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终端市场。2015年,我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528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连续第三年新增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1,32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208万千瓦。新疆、河北、宁夏、甘肃、江苏、青海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截至2017年底,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53.06吉瓦,累计装机容量130.25吉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图表:2015-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201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累计发电量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8%。“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年均增长229%。2016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累计发电量为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9%。据国家能源局披露的数据,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发电量1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6%。图表:2015-2017年我国太阳能发电量分析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二、光伏制造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光伏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已经由“两头在外”的典型世界加工基地,逐步转变成为全产业链全球光伏发展创新制造基地。光伏技术水平和产量质量不断提高,2017年国内组件产量达7500万千瓦,占全球的71%,不断突破高效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2017年全球前10强光伏组件企业中我国占据了8个,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2017年,太阳能光伏行业仍然是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最大雇主,约占340万个就业岗位。2017年实现创纪录的99吉瓦部署容量,增加9%。中国约占2/3的光伏就业岗位,相当于220万人,比2016年增长了13%。而根据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光伏制造规模复合增长率超过33%,年产值达到30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近170万个,光伏产业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新动能。2015年多晶硅产量16.5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8%;光伏组件产量4600万千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我国光伏产品的国际市场不断拓展,在传统欧美市场与新兴市场均占主导地位。我国光伏制造的大部分关键设备已实现本土化并逐步推行智能制造,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