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充电器相对简单,用不到单板机这样的设备,把简单的充电器,设置复杂化了,增加充电器成本,控制也复杂。
太阳能充电器,最需要的是要保证太阳能板有足够的面积,也就等于输出足够的功率,比如做手机充电的太阳能板,通常采用输出6v 10w功率的太阳能板,
太阳能板输出接肖特基二极管,防止倒流,再连接太阳能专用的输出5v电压的直流开关电源,这种开关电源允许输入电压可变,可以高于或者低于5v电压,输出5V电压。
太阳能发电蓄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怎么写啊
1.基本公式
I.第一步
将每天负载需要的用电量乘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自给天数就可以得到初步的蓄电池容量。
II. 第二步
将第一步得到的蓄电池容量除以蓄电池的允许最大放电深度。因为不能让蓄电池在自给天数中完全放电,所以需要除以最大放电深度,得到所需要的蓄电池容量。最大放电深度的选择需要参考光伏系统中选择使用的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可以从蓄电池供货商得到详细的有关该蓄电池最大放电深度的资料。通常情况下,如果使用的是深循环型蓄电池,推荐使用80%放电深度(DOD);如果使用的是浅循环蓄电池,推荐选用使用50%DOD。
设计蓄电池容量的基本公式见下:
蓄电池容量 = (自给天数 X 日平均负载) / 最大放电深度
这些当然都没有修正,以下为正确计算公式:
蓄电池的容量BC计算公式为:BC=A×QL×NL×TO/CCAh
A为安全系数,取1.1~1.4之间;
QL为负载日平均耗电量,为工作电流乘以日工作小时数;
NL为最长连续阴雨天数;
TO为温度修正系数,一般在0℃以上取1,-10℃以上取1.1,-10℃以下取1.2;
CC为蓄电池放电深度,一般铅酸蓄电池取0.75,碱性镍镉蓄电池取0.85。
下面介绍确定蓄电池串并联的方法。每个蓄电池都有它的标称电压。为了达到负载工作的标称电压,我们将蓄电池串联起来给负载供电,需要串联的蓄电池的个数等于负载的标称电压除以蓄电池的标称电压。
串联蓄电池数 = 负载标称电压 / 蓄电池标称电压
计算太阳电池组件的基本方法是用负载平均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安时数--AH)除以一块太阳电池组件在一天中可以产生的能量(安时数--AH),这样就可以算出系统需要并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数,使用这些组件并联就可以产生系统负载所需要的电流。将系统的标称电压除以太阳电池组件的标称电压,就可以得到太阳电池组件需要串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数,使用这些太阳电池组件串联就可以产生系统负载所需要的电压。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并联的组件数量=日平均负载(AH)/ 组件日输出(AH)
串联组件数量 = 系统电压(V)/组件电压(V)
以上都是没有修正过的公式.以下公式供参考
文章复制于河南诚耐能源
关于小型太阳能充电器的毕业设计
1 查阅光伏电池产品规格,光照/伏特:特征;
参考一下我的附图。
2 寻找高效率的DC-DC变换电路。
查一下,同步整流的DCDC,一般美信和凌特的都有,美信的可以到网上申请样片,速度比较快。
提醒一点,强光注意限流和过充保护,避免损坏电池。
==============
太阳能电池是一个限功率的电源。根据光照情况的不同,其输出功率是变化的。
太阳能电池在带载时,如果电流增大,电压是线性下降的,你如果实际测绘一下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曲线,其中有一个交汇点,在这个点上面,输出功率是最大的。
当然,电流过大是不太好的,电压跌下来的那一部分,其实是消耗在太阳能电池的内阻上了,电池会发热,所以必须适当的给予控制,比如串入一个恒流源,来保证电流上限不超过电池设计电流为好。
=======
参考:
MPPT是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的缩写
太阳电池是一种非线性的器件,在不同的光照辐射强度下其输出特性是不同的,在一定的光强下存在一个工作点,在该点上太阳电池输出的功率最大,称为最大功率点,相应的输出电压和功率称为最大功率点输出电压及最大输出功率.
从充分利用太阳电池的方面考虑,希望太阳电池在不同的光强条件下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实际使用中,光强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需要一个跟踪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调整太阳电池的工作电压,使其输出功率最大化.